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凯发会员官网

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凯发会员官网

凯发会员官网

凯发会员官网

凯发会员官网| 凯发会员官网的概况 | 机构设置 | 人才培养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对外交流 | 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凯发会员官网 - 展览信息 - 正文
 
展览信息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公司美术与设计作品展暨第四届浙江省高校设计作品学院奖双年展
2019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毕业作品展
遇见未来——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研究展暨基础教学论坛
“情暖冬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联展
浙江当代艺术研究·后岭南文献作品展
工以载道——浙江省第七届中国画(工笔)展
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
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从武汉到宁波: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在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开幕

从武汉到宁波——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

主办: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

协办: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宣传部、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校史室、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胡一川研究室

承办: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9日-10月16日

展览开幕:9月29日(周四) 下午3:00

展览地点: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

前 言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至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院前身为中南美术专科公司,1953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建于湖北武汉,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艺术专科公司等中南地区院校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58年举校南迁羊城,并更为现名。

在六十余载的建院历程中,作为一所高等美术院校,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不仅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美术家、设计师等相关领域的美术人才,他们毕业分布于社会各领域,参与了其时其地的文化建设;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创作与研究机构,美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 他们杰出的艺术创作,共同汇集成了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最引以为傲的无形的文化资产。涓滴成海,集腋成裘,得益于历年来师生校友的慷慨馈赠,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现今已积聚了数量可观的艺术品收藏。

为彰显先贤艰苦卓绝的艺术探索精神,展现一个时代独特的艺术风貌,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策划推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院藏专题展览,“从武汉到宁波”呈现了跨越两个地域、历经不同时期政治运动的学院早期风华岁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初创时期,学生留校作品和艺术家捐赠构成了学院典藏的基本架构。留校作品是历年学生的优秀作品,代表了学生在学时期最优秀的艺术成果,不少是艺术家们的成名作。捐赠作品则多是任教于本院的著名艺术家,其中以李铁夫、胡一川、黎雄才、陈晓南、张信让、郭绍纲、张运辉等不同时期捐赠的作品为大宗。

为了系统地呈现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藏品的特色与脉络,我们对藏品进行了学术梳理,将之分为“李铁夫与胡一川”、“关山月与黎雄才课稿”、“集体创作”、“农村新貌与生产建设”、“学生下乡创作展览”、“系科创建之版画篇”六部分。在此基础上,搜集了相关文献、档案史料,力求以更真实的视角还原多样的历史维度。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主体,有不少作品在当时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参加过多种层次的展览,刊行于不同的出版物中。也有不少作品甫一面世,即在艺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画家们其时的生活状态、艺术技巧与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一座立足于区域文化的高等美术院校与其所在的社会生活产生紧密的关联与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阐释艺术社会史的极佳样本和一个时代历程的见证。

限于策展水平与展览场地,仍有不少重要的藏品未能展出,难免有遗珠之憾,我们期待未来合适的机缘能够将之公诸于世。我们对这批勤奋敬业的艺术家们以及当时工作于美院具有远见卓识为后世保留下这批作品的所有前辈致以崇高敬意!同时,向支持本次展览的有关单位与个人致谢!

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

2016年9月

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凯发会员官网报道:

9月29日下午,由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主办,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宣传部、校史室、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胡一川研究室协办,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承办的“从武汉到宁波: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在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开幕。公司院长黎明,党委副书记李月,副院长吴卫光、王跃生,浙江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劲堃,胡一川先生家属胡川妮、胡珊妮,关山月先生家属关怡、陈章绩,黎雄才先生家属黎捷,老艺术家梁世雄、李正天、潘行健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主持。开幕式上,胡斌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基本情况,黎明、潘行健分别致开幕辞。

为系统地呈现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藏品的特色与脉络,此次展览对藏品进行了学术梳理,将之分为“西方古典与苏联写实的对话——李铁夫与胡一川”、“从‘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到‘笔墨当随时代’——与课稿”、“以组织力量汇入新时代——集体创作”、“深入生活,为工农兵服务(一)——农村新貌与生产建设”、“深入生活,为工农兵服务(二)——学生下乡创作展览”、“系科创建之版画篇——陈晓南、张信让、张运辉捐赠专题”六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搜集并呈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档案史料,力求以更真实的视角还原多样的历史维度。

展览作品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主,有不少作品在当时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参加过多种层次的展览,刊行于不同的出版物中。也有不少作品甫一面世,即在艺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画家们其时的生活状态、艺术技巧与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一座立足于区域文化的高等美术院校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产生紧密的关联与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阐释艺术社会史的极佳样本和一个时代历程的见证。

展览将展至10月16日。

(信息来源: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美术馆 宣传部)

主要媒体报道:

 

浙江东宁文具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